建筑承载记忆,门窗装点生活。门窗是建筑的眼睛,通过它,我们能感知外部世界变迁,也能免受风霜雨雪侵害。窗里窗外,皆是故事。
说起中国古代窗的发展,可谓源远流长,其文化内涵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,古人将更多的感情倾泻在窗上,尤其借窗抒情达意更是习以为常,如“壁不遮风,八达门窗更四通”“窗棂以明透为先,栏杆以玲珑为主”“断断隔隔自成景,疏疏密密窗如画”等,使窗在居住环境乃至建筑艺术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。
那么,我们的祖先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用窗的呢?
说窗,便离不开建筑。窗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,一个叫巢氏的部落首领首次造房,因为担心被野兽袭击,当初的屋子是建在树上的。后来随着人类学会了用火,不再害怕野兽袭击,房子才从树上搬到了山洞。
穴居住所中央都有一处火塘,主要用于采暖、取食及照明。有了火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烟,为了让燃烧的烟能够排除出去,原始人在其居所的实体上部凿开一个小口,这就是最早的“窗”,古代称之为“囱”。囱的出现,解决了室内通风、排烟和采光的基本要求,但问题随之而来,遇到雨雪天气,人类在这样的洞穴内又会受到侵袭。于是,聪明的人类发明了“牖”,是开在墙壁上的洞口,称为“侧窗”,也就形成了窗的原始形态。
春秋战国时期,窗的概念已经较为清晰,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,当时窗的制造原料主要以木头、绫、茅草为主,注重功能实用性,对样式也就没有太多的追求。这种形式的窗,无论是采光性还是通风性都很差。
到了西周汉唐等时期,随着经济的发展,窗的功能也慢慢完善,从最初的采光、通风作用逐渐增加了保温的作用。不过此时的门窗分工十分明显,窗无窗扇,无法开启;门为板门,不具有透光通气的作用,只作出入通口使用。
大约在汉代,建筑上开始出现直棂窗。它的出现是建筑门窗的一大进步,是古代主流的窗型。这种窗固定不能开启,功能和外观造型都因此受到限制,但增大了窗的面积,加之汉代织物发达,裱糊窗上,实用且美观。
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回中,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时,走到潇湘馆,见林黛玉的窗纱旧了,便叫凤姐从库房取出了“软烟罗”来糊窗。此纱轻、薄、透,远远看去,如烟似雾,如霞似影,既涵盖了窗的透气性,又满足纱窗的私密性,而且还兼具装饰的审美性。一旁的刘姥姥只能感叹:我们想做衣服都不能,拿来糊窗岂不可惜?
从这个片段也可以看出,窗户从采光通风保温的纯功用,再到房屋装饰的一部分,又多了一层赏景的需求。不过奢华的软烟罗,只有曹雪芹笔下的贾家才有,汉代尚不足以用此纱糊窗,但大抵也是这般意境。
宋、辽、金时期是窗饰艺术发展的成熟期,出现了栏槛钩窗、落地长罩及隔扇窗等多种类型。尤其宋代格子窗逐渐流行,改善了采光并开始重点设计,成为美化建筑的展示主体。以《营造法式》上为准,当时的窗装饰手段已经十分丰富,格心的变化多样,腰华板雕刻丰富,格子门的布局非常成熟。
明清时期窗的制作要更加精致细腻,属于外檐的窗常见的有板门、格扇、风门、槛窗、支摘窗、横披等样式。这一时期也是我国传统窗饰艺术发展期,木雕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水平。同时,支摘窗变得越来越普及,这类窗大多分为两部分,上部为支窗,下部为摘窗,在炎热夏季通风透光效果极佳。
此后随着我国工艺技术的发展,窗的内容与形式也不断增添着新的内容。近现代的窗较于古代显得很是简洁,但是在功能和延展性上要比古代强上很多倍。尤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对住宅质量和产品性能有了明确要求,窗的节能性能、安全性能、隔音隔热、舒适度、使用寿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,诸如墨瑟等高品质系统窗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。
由最初的通风采光功能,变为集静音、节能、安全等于一身,其演变与每一次变革也都代表着性能的极大提升。它们也是中国窗建筑文化的延续与传承,见证着着人们的生活变迁和经济发展,记录着千万家庭的幸福生活。